ScarShow

< IS >

即可拍鏡頭改造特製版

這次要來改造即可拍的鏡頭,但其實我在去年的時候已經用 Fujifilm 的鏡頭改造一次了,但我遇到了一些問題,所以我這次會用 Kodak 的鏡頭來改造。

就改造個即可拍鏡頭有什麼好寫成一篇文章的,而且網路上已經有很多相關的改造文章及影片內容了,為什麼還要再寫一篇?

這就是為什麼標題會是寫特製版了,如果只是一般的改造我就不會寫成文章了。

準備工具材料

  • 美工刀
  • 遮蓋膠帶
  • 麥克筆
  • 鑷子
  • 斜口鉗
  • 銼刀或砂紙
  • 階梯鑽
    • 3-13mm
    • 6-25mm
  • 直尺
  • 游標卡尺
  • 即可拍
    • Kodak Daylight 或 Kodak FunSaver
  • 機身蓋
    • Sony E Mount (NEX) 或 Leica M Mount (LM)

拆解及改造

拆解即可拍相機並取得鏡頭模組,這邊我就不寫像詳細步驟,但可以參考此連結

當取得鏡頭模組後,需要用斜口鉗沿著鏡頭底板的周圍剪一圈,並保留下大約 1-2mm 的突出,然後邊緣可以使用砂紙或銼刀研磨修整一下。

接下來需要在機身蓋上面開一孔,使用游標卡尺測量,鏡頭直徑約為 16.08mm 而機身蓋的話 NEX 為 60.07mm、LM 為 51.11mm

先在機身蓋上貼上遮蓋膠帶,接著使用游標卡尺在調整到半徑 NEX 為 30.035mm、LM 為 25.255mm,靠在機身蓋上並旋轉畫幾條線就得到了圓心位置。我們要在中心位置上開一個 16mm 的孔,這時候可以使用階梯鑽來開孔。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正圓且在中心位置的圓孔。

然後就可以把鏡頭直接固定在蓋子上就完成改造了。當然,網路上改造資訊到此就結束了,雖然獲得了一個改造鏡頭,但你會發現這個鏡頭需要非常近才能準焦。

焦距計算

接下來就是關鍵了,鏡頭必須要配置正確的位置,成像才能正確對焦在 Sensor 或是底片上。

有在玩老鏡轉接的會知道 鏡後距(Back Focal Distance)法蘭距(Flange Focal Distance) 這個兩詞,鏡後距指的是鏡頭後端到對焦平面的距離,而法蘭距指的是鏡頭接口到對焦平面的距離。

它是鏡頭能不能合焦的關鍵,而過長的焦距會造成無限遠處不合焦,這也是造成只能拍近距離的問題。

所以我們這邊需要計算出正確的焦距,並調整鏡頭,這也是要使用 Kodak 鏡頭的原因,Kodak 的鏡頭本身為圓通狀,且有較長的筒身,這在調整焦距上有比較大的調整空間。

根據法蘭距資料顯示,NEX 為 18mm、LM 為 27.8mm。接著我們要來測量機身蓋,我們需要測量接口卡榫的外側高度及內側高度然後與之相減,這邊稱為蓋內距

根據游標卡尺的測量結果,NEX 外側高度 4.5mm、內側高度 12.5mm,蓋內距為 8mm;而 LM 外側高度 6.5mm、內側高度 7.5mm、蓋內距為 1mm

接下來我們來測量即可拍機身得出以下數值,快門簾凹槽 1.3mm、快門簾至底片 20.6mm,所以即可拍的鏡後距約為 21.9mm

如果將機身的法蘭距加上蓋內距就得到了蓋後距,NEX 為 26mm、LM 為 28.8mm,然後再減掉最後測量出來的即可拍鏡後距 21.9mm 就會是實際鏡頭需要校正的後移量,NEX 為 4.1mm、LM 為 6.9mm

所幸 Kodak 鏡頭的筒身長有 9.5mm 扣除前方導角 0.5mm 以及底板的 1mm 的厚度後,可用的平整面高度為 8mm,但實際上能用的調整空間為 6mm 以下,因為機身蓋的厚度會吃掉一些調整空間作為固定鏡頭的支點,但上面兩個機身蓋所需的調整偏移量都在範圍內(如果真的不夠的話,可以把機身蓋的內部用膠板加厚創造支點)。

這也就是不用 Fujifilm 鏡頭的原因,因為可用的調整空間不足。

雖然我們上面量出了大致上的數值,但在實際的製作還是會有些微誤差,起因是機身蓋的其實是一個向外微凸的曲面,所實際上的後移量會大於上面所提及的數值。另外要注意當鏡頭裝上機身蓋後,底板的厚度的 1mm 也包含在後移量裡,請記得把這個數字也算進去後移量。

最後如果有照上面的所以說的數值調整,那麼恭喜你將得到了一個跟即可拍一樣泛焦距離 1 公尺到無限遠的鏡頭。

光圈改造

接下來我們想一下光圈是不是也能改造,讓它有更大的光圈、能有更多的進光量,傻瓜相機因為是使用泛焦的原理來進行拍攝,所以鏡頭上所設計的光圈普遍都很小,例如這次所改造的就是一個 32mm F/10 的鏡頭。

經過簡單的測量了一下,光圈孔徑大小為 2mm 最大應該是可以擴孔到 6.3mm,但神奇的是根據公式 焦距 / 孔徑 = 光圈值 所得出結果卻表明這是一個 F/16 的鏡頭(32mm / 2mm = F/16)?如果是根據規格所說光圈值是 F/10 的話,那應該會是一個 3.2mm 的孔才是(32mm / 3.2mm = F/10)。

但不管如何,我們都能從 2mm 擴孔到 6.3mm,但受限於工具所以我只用階梯鑽擴到 6mm,雖然看起來不多但進光卻是原本的 9 倍,光圈值跳了三級多,從 F/10 變成了 F/3.4 左右。

但重點來了,前面有說到,因為要深景深的泛焦才能達到不用對焦也能拍清楚,但把光圈加大之後景深就變淺了、泛焦的範圍也隨之改變,所以這時對焦就變得很重要。

看到這邊應該就不難發現,為什麼除了 NEX 之外還額外提供了 LM 的數值了,因為我們就可以直接做一個 LM 版的鏡頭,並直接裝在 LM-NEX 的哈克神力環上。這樣就得到了一個大光圈又能夠對焦的即可拍鏡頭!甚至是裝在天工環上進行自動對焦!

但可惜的是,代誌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

因為光圈變大了、鏡頭的像差變得非常明顯了(畢竟是塑膠鏡片),這讓天工環的自動對焦不起作用,無法正確合焦。而使用神力環也的手動對焦也只是堪用。

所以在實務上,為了追求最大光圈變得有點不切實際,使用 6mm 的孔徑上會讓畫質迅速崩壞並讓對焦變得困難。後續製作了 5mm4mm 大小孔徑的光圈貼片測試,我單純使用了 5mm 後畫質已經是可接受範圍了,後續 4mm 就沒有嘗試了,當然用了畫質會再更好 。

成品

By Kodak Daylight (32mm@F/3.4)

By Fujifilm Simple Ace (32mm@F/10)

補一下之前用 Fujifilm 鏡頭製作的成品,可以看到的是鏡頭模組真的非常扁,基本上沒有什麼調整空間,而拍出來就是中規中舉的即可拍照片,網路上應該有很多,下面就不放測試照片了。

測試照片

以下是 Kodak 鏡頭的成像測試。

@F/3.4 (6mm)

在擴孔後的最大光圈下,畫質急遽下滑,在高光的部分直接暈開來,一切都變得朦朧不清,但換來的是低一點的 ISO 及較快的快門,體感上並不像是一顆 F/3.4 的鏡頭,感覺實際光圈值更小一些。

@F/4.18 (5mm)

數值表格

以下是大約數值,供參考用。

即可拍鏡頭

直徑 高度 底板厚度 圓角高度 平整面高度 可調整範圍 孔徑
16.08mm 9.5mm 1mm 0.5mm 8mm 6mm 2mm

即可拍機身

快門簾凹槽 快門簾至底片 鏡後距
1.3mm 20.6mm 21.9mm

機身蓋

名稱 直徑 半徑 外側高度 內側高度 蓋內距 法蘭距 蓋後距 校正後移量
NEX 60.07mm 30.035mm 4.5mm 12.5mm 8mm 18mm 26mm 4.1mm
LM 51.11mm 25.255mm 6.5mm 7.5mm 1mm 27.8mm 28.9mm 6.9mm

孔徑與光圈值對應

孔徑 進光量 曝光值 光圈值 (*1) 光圈值 (*2)
2mm 1x +0 F/10 F/16
2.5mm 1.56x +0.56 F/8.35 F/12.8
3mm 2.25x +1.31 F/6.81 F/10.67
3.5mm 3.06x +1.53 F/5.97 F/9.14
4mm 4x +2 F/5 F/8
4.5mm 5.06x +2.27 F/4.61 F/7.11
5mm 6.25x +2.56 F/4.18 F/6.4
5.5mm 7.56x +2.89 F/3.7 F/6.82
6mm 9x +3.12 F/3.4 F/5.33
  1. 根據商品規格推估
  2. 根據實際孔徑推估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