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意料之外的開箱,沒想到會在這次的鍵盤趴上抽到鍵盤,默默地參加了這麼多年的鍵盤趴,在這裡感謝老貓每年舉辦的活動每年都很熱鬧。
先來說一下我平常使用的鍵盤,一把是多年前開箱過的 HHKB Professional 2 用於工作,作為一個長時間用鍵盤的工程師保護手腕很重要;而另外一把是自己組裝的 60% 無刻青軸並使用 GH60 編寫成 HHKB Layout 作為一般用途使用,所以我已經很久沒用正常配置的鍵盤了。
下面就來介紹抽到的鍵盤。
外盒
這是把來自對岸有著 Type-C 有線及藍牙無線雙模式的 100% 鍵盤,外盒的印刷非常的簡潔,雖然在外盒上有點損傷,但不影響內容物。

品牌與系列 Logo。


直接告訴你是使用 Cherry MX 軸。

內容物

附件有說明書、Type-C 傳輸線、拔鍵器以及磁吸式的腳架。

鍵盤本體以及附贈的透明上蓋,附贈的上蓋跟 FILCO 的上蓋比起來薄且軟很多。

鍵盤配置
作為一把 100% 的鍵盤,在鍵帽的配色上很復古協調並且使用 PBT 材質並使用熱昇華處理質感很不錯,而在 Layout 配置上很一般,不過在右上角有額外的四顆快捷鍵。


整隻鍵盤都使用 Cherry MX 紅軸,另外長軸的部分是使用衛星軸。

指示燈在切換無線模式後會亮起。

在鍵盤的右下角有一個低調的 Logo。

鍵盤底部
底部非常的乾淨。

腳墊以及線槽。

無線模式的開關,在有線模式的 USB 供電下可以關閉。

鍵盤無線模式使用兩顆 AAA 電池供電,另外要注意的是電池蓋非常的鬆,很容易開啟也意味著容易不見,如果有攜帶鍵盤的需求需要注意一下。


鍵盤上也有內建 USB Hub 的功能,分別在鍵盤本體的兩側各有一個 USB 的插孔。


傳輸線
本體使用 USB Type-C 不是以往使用的 Mini USB 作為有線連接,近年也許多鍵盤開始改用 USB Type-C。

這裡有點小問題,隨附的傳輸線有做出一個角度,應該是要配合左右方線槽的方向,但如果要從中間拉線的話,線材與鍵盤間會有輕微的物理干涉,也因為如此非常不容易插拔。


在這邊我就另外使用我擁有的其它 Type-C 線材來連接,使用 Apple 的 Type-C 傳輸線沒問題,但使用 Sony 手機附贈的 Type-C 傳輸線就出事了,這個線槽開得不夠大會卡線頭。


腳架
鍵盤本體是沒有腳架可以調整高度的,如果要調整鍵盤的高度需要使用附贈的磁吸式腳架,它有分為高、矮兩種高度。

沒有使用腳架的話,鍵盤本體就有一定的角度了。

加上矮的腳架。

換成高的腳架。

還是不夠?就全上了吧!

個人心得
它拿起來的重量很接近我另外一把 FILCO Majestouch 2 NINJA,但是打起來跟我另外一把紅軸的 CM Storm Quick Fire Rapid 不太一樣,打起來的聲音比較清脆。對於已經使用習慣 HHKB 的我來說對於一般的鍵盤配列用起來會非常不習慣。
以無線模式來說,對於不希望桌面太雜亂的人來說很有用的,但是如果是因為它擁有無線模式需要攜帶的人來說它就重了點,並竟是 100% 鍵盤需要攜帶還是推薦 60% 鍵盤。
結論,這是把不錯的鍵盤但不適合我,就如前面說的我已經習慣 60% 的 HHKB Layout,這把沒有一個點是符合的,如果是當年入坑的第一把還有可能,在價格不高且有雙模式可選擇且質感不差的狀況下,作為一把入門鍵盤是還不錯的選擇。